明明谋士应该顶尖聪明了,由古至今,这样的人才不在少数,但也都是处于这个位置,为什么呢?
大家有没有发现,历史上最聪明的那些人,往往都没当上一把手?
像张良、诸葛亮、刘伯温……
他们能运筹帷幄、定天下之策,却终其一生只是辅佐者。
而真正坐上权力顶峰的人,却往往不是最聪明的那个。
为什么?今天我们就来讲讲:“顶尖谋士,为何难当一把手?”
诸葛亮才智过人,能七擒孟获、六出祁山,甚至死后“木偶退敌”。但你有没有想过,三国初期,他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,为何从头到尾都没自己建立政权?
原因很简单:诸葛亮擅长的是“谋”,但缺乏“势”与“狠”。
他讲道义、重人心,却不敢或不愿突破底线——这在乱世,是一种软肋。
前几年的时候,公司里有个年轻人准备结婚买房。他对一处楼盘整体都满意,但他始终犹豫。
身边同事都热心地帮他各种规划,信誓旦旦地劝他不要错过这难得的机会。
他过了半年的深思熟虑,终于下定了决心。
但当这些同事面临购房抉择时,面对同样的楼盘和更为优惠的价格,他们都开始了犹豫和瞻前顾后,一年都未能签下购房合同。为何如此?
其实关于配套学校、地铁线路等“谋略”信息,大家都能轻易获取
但真正缺乏的,是那份背负三十年房贷的坚定决心,那份坚信房价上涨的信仰,以及面对下跌风险的勇气。
现实不是小说,选择往往简单而直接:是战斗还是投降?是前进还是后退?
每一种选择的收益与风险
,谋士明白,一把手也心知肚明。
历史也不是游戏,每一次决策都是一场豪赌
就例如鄱阳湖畔之战,朱元璋麾下李善长、刘基、朱升等谋士并不差。
但陈友谅的败因是他的骄傲自满与兵力疲惫,但是真正获胜的关键靠小船群狼战术与火攻。
这些谋略,谋士知道,朱元璋也知道
然而战局变幻莫测,敌军的士气是否真已低迷?陈友谅的统治是否真不得人心?小船战术是否真能一击即中?当日的天气、风向又是否助力火攻?
这一切都是未知数,唯有以命相搏,才能求得一线生机。
朱元璋毅然决然,选择带领将士火烧连船,最终一统南方,最后开创洪武盛世。
将历史串联起来就会发现,“谋”固然重要,但“断”更是关键!
历史上那些经天纬地的大人物,或许并非最足智多谋,但一定是那些敢于决断、敢于担当的人
多数时候,谋士们献上的“妙计”不是一计定乾坤,而是给出对策将选择的压力交给一把手。
一把手就需考量政治、经济和军事等等多重因素
当决策失误,谋士还能另寻他路,但一把手只能“人头落地”满盘皆输。
这种压力与责任放在如今仍然适用:为什么在某些大型项目中,尽管班子成员已详尽分析利弊,一把手签字时仍然慎之又慎?
为什么有些地方领袖极力改革制度,希望减少签字?
为什么创业比赛的评委们对前景赞不绝口,却很少自己创业?
又为什么炒股专家和置业顾问精通市场,却少见亲身入局?
因为出主意是最简单的,随便哪个人都能给你说上两句,但真正亲临自身下决策的才是最难的。
而在体制内选拔高层干部时,最看重的就是那些一把手的履历与经验。
因为当重大抉择摆在面前,一把手的指引比任何谋略都更要关键
这跟咱们普通人选择赛道、行业、目标、公司、也都有一定关联
选择对了、抉择对了、平步青云
选择错了、多走弯路、多踩坑、甚至万劫不复也不是没有可能
为什么说选择和抉择很重要?因为我见过太多百万、千万、上亿的老板或伙伴
他们很多人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、只是差别在于行业、趋势、以及赛道
而纵观历史,谋士可以是军事家、经济家、科学家、外交家…
但一把手永远只能是政治家
一把手真正的核心要素是什么?
胆魄与决断力:
一把手不是最聪明的,而是最敢拍板、最敢承担后果的那个人。
权力与人性的驾驭能力:
顶尖谋士往往善于分析人性,而一把手必须“操控人性”。
格局与资源整合力:
谋士关注战术细节,一把手关注的是组织力、战略、团队结构、资源联动
顶尖的谋士,往往是时代的智者,却不是权力的持有者。
他们像灯塔,照亮前方,但不掌舵;
而一把手,则是那个敢于在风暴中扛舵的人。
你想当哪种人?
灯塔,还是舵手?
欢迎大家群内深度交流,各位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私下找我沟通。

欢迎大家群内深度交流,各位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私下找我沟通。
夜烛播客https://www.yezhufm.com夜烛FM ; 夜烛广播-主播*海
欢迎大家群内深度交流,各位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私下找我沟通。
夜烛播客https://www.yezhufm.com夜烛FM ; 夜烛广播-主播*海